| 大众版 | 专业版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医心共筑】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三周年主题征文比赛 为生命站岗 为健康守门

发布时间:2025-04-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编者按:

  2025年,既是 “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院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三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方位展现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成果,院党委举办了 “我与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共成长” 主题征文比赛。

  各党支部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踊跃参与。自活动启动以来,共收集作品160余篇。这些稿件均来自党员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的工作与学习经历,分享建设成就,讲述与医疗中心共同成长的故事,从多种形式和视角,表达了对医院的热爱与祝福。

  为确保评选的专业性与公正性,所有投稿作品均经过专家评审。专家们依据文章的思想深度、内容质量、写作水平等多方面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最终,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文章脱颖而出。现将优秀文章予以展示,以飨读者。

优秀奖作品

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

麻醉科党支部

徐福星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刻论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重点任务。这是全党全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指南,更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号令。

  一、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纵深路上的行与思。

  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满足群众在区域内享有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充分发挥主体责任,在医教研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山西医院最大程度的支持,派出精兵强将,在我院常态化坐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业务学习,通过“帮、教、带”方式提升医联体协作单位的综合诊疗能力,山西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也为三晋大地培养了一支“不走的专家团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临之际,我院也迎来了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周年,入职三年的我有幸见证了医院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显著成就。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转化数量显著提升。同时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顶尖医学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持续提升医疗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医院引进多项国际前沿、国内领先、高难度技术,例如:结直肠外科开展的横结肠癌NOSES手术,在实现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实现了高难度的“微创中的微创”,既微创又美容,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填补了我院在机器人手术领域的空白,不仅造福省内患者,更惠及福建、辽宁等远道而来的患者;泌尿外科开展的输尿管与回肠通道吻合方法“邢式吻合法”,使得全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头颈外科开展的腋窝入路、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的经口入路有很强的优势,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诸多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实实在在为患者带来了巨大好处。

  医院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减少百姓跨区域就诊为宗旨,不断提升诊治能力,将我省肿瘤防治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我院广大职工同心同德、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向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总体目标迈进,创造出山西模式、山西经验,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肿瘤区域防治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全面建设健康山西,为山西省癌症防治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肿瘤麻醉理念带动加速康复外科发展。

  进入新时代,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求的提出,让广大医务人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麻醉科医生,我们广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在保证安全麻醉的基础上,力求让患者得到最佳诊疗效果。

  为积极推进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中开展,我院麻醉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派驻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等,在此期间,我也抓住机会积极向各位专家请教学习。我跟随刘晓艳教授为一名肺恶性肿瘤患者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患者术中平稳,术后镇痛效果好,术后快速康复。在承耀中教授的指导下,我科为一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身静脉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镇痛效果完善,术后恢复快速良好,受到专家同仁及患者家属的一致肯定。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麻醉技术大大提高了阻滞成功率,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我院的“可视化”麻醉再上新阶。

  为推动我省麻醉学科建设及肿瘤患者加速外科康复的麻醉管理,充分发挥医院专科优势,我科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承办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肿瘤与麻醉学组(筹)研讨会暨围术期麻醉管理与肿瘤患者的加速外科康复培训班”成功召开。据统计表明,虽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总体上增长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整体情况依然严峻。有鉴于此,我们肿瘤麻醉学者要迎难而上、肩负使命、迎接挑战。在临床工作中,要将肿瘤麻醉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合理应用造福患者。肿瘤麻醉理念的推广也必将进一步带动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共赢,加力助推了肿瘤学科进一步发展。在临床麻醉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更个性化、更精准的围术期管理,在保障安全舒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患者的远期预后和转归,进而带动麻醉学科的全方位发展。

  三、做一名良医是作为医者的初衷。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高度赞扬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自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医务人员优异业绩的充分肯定。

  “医师是跟人的生命打交道,生命的神圣性和宝贵性超越了世间万物的价值。这是医师跟其他职业的最大不同。”作为麻醉科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系群众患者,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一个平凡的工作日,我们全心全意地为一名患者施行手术,术中患者突发大出血,手术室发动紧急抢救程序,术者紧急寻找出血点进行止血,护士开放多支静脉通路扩充血容量,我和主麻 迅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采取多种举措保证生命体征平稳,从更大程度上进行多器官保护。最终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患者转危为安,当悬着的心落下时,我偶然发现患者是父母长辈的一位老相识,既为叔叔从生命线上顺利拉回感到激动,又为术后预后情况感到担忧,幸运的是,在随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叔叔顺利康复出院,从此身上的医疗使命感也更加坚定。

  相比于大医、名医,我觉得做一名良医是第一位的,是作为医者的初衷。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未来,要继续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希望能用自己的德行,身体力行拉近患者和医生的距离,用善举帮助更多的人。我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全方位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新征程中,我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日常开展工作的思路和精神动力,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作为一名年轻同志,要抓住大好机遇,凝心聚力、开拓前行,紧跟院领导步伐,在推动学科发展,建设高水平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快车道上不断取得进步、作出贡献,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不忘初心,“医”路前行。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