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新闻动态】多科联动护健康 科学防癌筑防线——我院多科室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
科普先行 共筑抗癌防线
介入治疗科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活动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4月16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教活动,旨在向公众普及科学防癌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公众的癌症防控意识。
活动在介入治疗科护士长黄慧和医师赵玉山的发言中拉开序幕。他们强调,癌症虽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但只要秉持科学的态度,积极面对,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甚至战胜病魔。他们呼吁在场的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社会氛围,携手构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
在科普环节,介入治疗科的赵玉山医师、南志宇医师和张雪佳护士分别带来了精彩的科普分享。赵玉山医师以“远离恐慌,理性认识致癌物”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致癌物的科学分类,包括化学致癌物、物理致癌物和生物致癌物等,并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讲解了如何有效避免接触各类致癌物,让大家对身边潜在的致癌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南志宇医师开展的肿瘤防治科普讲座,从肿瘤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方法,到多样化的治疗手段,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阐述。他特别强调了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在肿瘤预防中的关键作用,提醒大家要关注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以便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疗成功率。张雪佳护士则从护理专业的角度,聚焦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分享了如何帮助患者在抗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带来的身心挑战。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精心制作的科普小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简洁易懂的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肿瘤防治知识的理解。此外,针对患者在抗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治疗副作用的应对、饮食营养的搭配、康复期的注意事项等,医护团队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活动特别邀请了几位癌症患者分享他们各自的抗癌经历。他们讲述了从确诊时的恐惧和迷茫,到逐渐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的心路历程。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不仅让在场的患者感同身受,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保持良好心态在抗癌过程中的重要性。患者之间的相互鼓励,如同一股暖流,抚慰了病区内正在接受治疗的患友们焦虑的心情,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次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活动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未来,介入治疗科将继续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不断提升公众的癌症防控意识和能力,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图 片:介入治疗科 赵玉山 张雪佳
医患携手共筑健康防线
特需医疗部科普活动助力科学防癌抗癌
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为深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素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于4月10日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以“科学防癌,迈向健康”为主题的健康宣教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减糖、减油、减盐”与“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核心内容,旨在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积极参与防癌抗癌行动。
活动现场,特需医疗部护士张磊担任主讲人,她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权威资料,对“三减三健”的内涵与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张磊护士指出:“减糖并非仅仅是减少甜食的摄入,像一些加工食品,如饼干、饮料中含有的隐形糖分更需警惕;而减盐减油则要从日常烹饪习惯入手,逐渐适应清淡口味。”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她列举了诸多常见高盐高油食物的替代方案,如用蒸、煮、炖代替油炸,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等,并强调在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家庭协作”的原则。同时,张磊护士还从医学专业角度详细分析了高糖、高盐、高油饮食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慢性病之间的紧密关联,呼吁在场人员务必树立“预防优于治疗”的健康理念。
围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三大主题,张磊护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科学指导。在体重管理方面,她提出“合理膳食结构+规律作息”的平衡理念,建议大家通过记录饮食日志,清晰了解每日的饮食摄入情况,同时设定阶段性的体重控制目标,从而实现科学控重。例如,每天保证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针对口腔健康,她着重普及了牙周疾病的预防知识,强调“早晚刷牙、定期洁牙”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而定期洁牙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预防牙周炎等疾病。对于骨骼养护,她详细讲解了钙质摄入与适度运动的协同作用,建议大家多食用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针对老年群体,提出了诸如增加户外活动、避免过度劳累等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建议,以降低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讲解过程中,患者与家属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要点。不少家属表示:“以前对健康知识只是一知半解,这次系统学习后,才发现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关乎健康,而且这些知识全家都能受益。”此次宣教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和知识普及的模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起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的认知。
健康宣教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延伸,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意识、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特需医疗部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各类专题活动,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同时,鼓励家庭内部相互督促,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图 片:特需医疗部 李宏艳
科学防癌入病房 重症守护筑防线
重症医学科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周期管理”主题活动
2025年4月15日-21日全国第31个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紧扣“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主题,于4月16日在病房及门诊区域开展“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科普活动,通过资料发放、科普讲座等形式,向患者、家属及公众传递科学防癌理念。
活动以“把防癌知识送到床边”为目标,ICU护理团队精心编制《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宣传册,围绕“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全周期管理”核心,分设“预防篇、筛查篇、诊疗篇、康复篇、误区篇”五大板块。在“预防篇”中,详细介绍了如吸烟、长期熬夜、不合理饮食等常见致癌因素,指导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开这些“雷区”;“筛查篇”则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列举了适宜的癌症筛查项目,像40 岁以上人群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女性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诊疗篇”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肿瘤的治疗方式,让患者和家属不再对治疗感到迷茫;“康复篇”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康复期间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误区篇”更是针对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的“癌症无法预防”“保健品能抗癌”等错误观念进行了纠正。
活动现场,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现场群众提供肿瘤风险评估及健康咨询服务。他们耐心地向家属讲解常见肿瘤的概念、病因、预防办法、常见症状与就诊指南等相关知识。医护人员特别强调,癌症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而预防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首,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癌症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行动。他们呼吁公众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到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主动远离致癌风险,倡导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高风险人群,鼓励他们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以便实现早诊早治;同时,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
通过活动,重症医学科成功将科学防癌的理念传递给众多患者、家属及公众,为大家打开了肿瘤“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认知的大门。未来,重症医学科将持续发力。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多学科协作,与医院内其他科室紧密配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医疗服务,不断完善从预防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科普渠道,不仅局限于病房和门诊区域,还将借助线上平台、社区活动等方式,扩大科普覆盖面,让更多人受益于科学防癌知识。
供 稿:重症医学科 段 燕 李文娟
图 片:重症医学科 高丽锋
早筛筑防线,携手抗肿瘤
呼吸内科一病区开展肿瘤宣传周科普活动
2025年4月15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恰逢“中国癌症早筛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以“早筛早诊早治”为核心,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及医患互动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癌症早期筛查的认知,筑牢“防筛诊治康”全周期健康防线。
真实病例对比:早筛是生命的“安全锁”
“同样是咳嗽,两位患者的结局截然不同——一位通过早筛确诊早期肺癌,手术5年后依然能享受天伦之乐;另一位因忽视体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呼吸内科赵畅医生在示教室以真实病例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高发癌症若能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提升至80%以上,而晚期患者生存率普遍低于20%。
赵畅医生着重强调,癌症早期通常症状隐匿,仅依靠身体的自我感知极易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他呼吁长期吸烟者、有癌症家族史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务必定期参与针对性的筛查项目。同时,提醒普通人群也要重视常规体检,“体检报告中的结节或指标异常,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
科学防治科普:筑牢抗癌“护城河”
护士杨田丽以“世界肿瘤日”为切入点,为患者及家属呈现了全球及我国肿瘤防治的现状。她提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400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肺癌、乳腺癌、肝癌等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但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1/3的癌症可以通过预防避免,1/3能够通过早筛早治实现临床治愈。”
杨田丽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介绍了常见肿瘤的早期信号(如持续咳嗽、异常出血、体重骤降等)和科学防治手段,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是防癌的两大基石:“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可降低30%以上癌症风险;而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至少一次防癌体检,高危人群需遵医嘱缩短筛查间隔。”
医患共筑防线:从“知识传递”到“行动落地”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为患者发放精心制作的《肿瘤早筛指南》手册,内容涵盖常见癌症的筛查方法、筛查时间、注意事项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任芳锐护士站在“宣传栏”前,针对患者及家属的个体疑问,进行一对一耐心解答,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了解相关知识。师雅楠护士引导患者及家属在“健康心愿卡” 写下目标:“今年带父母做一次防癌体检”“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每一张张卡片都承载着对健康的郑重承诺。
呼吸内科病区主任韩松岩表示,科室将持续开展健康宣教活动,通过义诊、社区讲座等形式,将防癌理念传递至更多家庭。“当早筛成为习惯,健康就有了‘双重保险’。”赵畅医生在总结时强调,早筛不仅是医学行为,更是对家庭的责任担当。
此次科普活动,以贴近生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讲解,成功唤醒了公众的健康意识,让“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正如一位居民在心愿卡上所写:“今天学会了给生命‘打补丁’,早筛就是最好的补丁!”
图 片:呼吸内科 任芳锐 师雅楠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