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患者生命线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向党献礼,本报特策划“一线党员巡礼”专题专栏。栏目将从今年三月至十二月连续刊登十期,每期选择一名院所一线党员,讲述他在医院发展、医疗工作中的故事。以此弘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院所营造百舸争流,奋楫争先的氛围,引导广大党员把初心落在行动上,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杜轶鹏,硕士,麻醉科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癌痛学组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常委。大学在校期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有着二十六年党龄的党员,说起入党初衷,只有简单的“就应该争取”几个字,可以说成为一名党员是他的心之所向,目标单纯。但作为一名党员,要保持党员本色,作为一名医生要守护患者健康,结合近期的行风学习专项活动,杜轶鹏总结自己的党员医生工作是守好“四条线”———不触碰红包回扣的红线,抓好行风建设主线,确保医疗安全底线,守护患者生命线。
杜轶鹏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严于律己,只有自己先行端坐正,才能带领支部行稳致远,并用好的作风营造健康的工作心态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他认为,要有一番担当就需要不断汲取思想上的养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学习是汲取养分最重要的途径,例如此次的行风学习专项活动,麻醉科根据科室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静心研读,对照日常工作深入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力行是学习活动的落脚点,麻醉科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力争在各种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身穿绿色手术服,头戴蓝色手术帽,脚踩特制的拖鞋,在大大小小的手术之间“穿梭”。麻醉医生是手术病人麻醉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保护神 ”。外科手术的进步离不开麻醉学的发展,没有麻醉,现代的很多手术都是无法实现的。“麻醉医生围术期也分为术前、术中、术后”杜轶鹏介绍说。术前需要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对其进行身体各个系统的评估,尤其是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等,以及整个围术期的用药指导。进行手术前病例讨论,制定麻醉方案,把手术麻醉风险降到最低。在术中,要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调控血压、心率,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应激反应以及特殊情况。根据手术部位及要求,对患者实施最合适的麻醉方式。术后还会进行疼痛评估,术后随访等管理,处理麻醉后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比如疼痛、谵妄、恶心呕吐、低体温等。麻醉医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献于患者,忠于职守,以求守护好患者的生命线。
麻醉医生作为外科手术的先锋,总是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挑战。为了提升自己,杜轶鹏总是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会,2020年10月赴武汉同济医院进修。不仅如此,他还不断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只有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断实践,怀着一颗对患者的同情心和爱心,从事医学事业,才能给予患者更好的关怀,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